5月12日下午,县人民法院鄌郚法庭收到了来自当事人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面载有当事人满满感激之情的锦旗,还有封当事人书写的充满谢意的感谢信。当事人刘某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道:“感谢昌乐法院鄌郚法庭的审判团队快速审结了涉及我的这起案件纠纷,及时解决了我的难题,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鄌郚镇打鼓山村村民刘某,2020年给某鸭厂代养了一万多只鸭子,但因疫情期间交货期限延长,导致鸭子有所损失,因经济纠纷被起诉,刘某付出了劳动没有得到报酬反而成了被告,心情一度降到了冰点,家中年迈的父母也跟着担心。
虽然觉得自己有理,但是因双方实力悬殊,起初刘某对案子的结果并不抱希望,“鸭厂实力雄厚,我一个农民怎么可能赢他们?开庭当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鄌郚法庭,心想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一开庭,刘某就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鄌郚法庭副庭长闫文丽态度和蔼,对原被告双方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耐心倾听双方的意见,认真细致地核实全部证据、明理释法,并努力促使双方和解。
因为双方证据较多、争议大,上午的庭审开到了将近下午1点,闫文丽坚持在审判席上耐心地引导双方进行诉讼。开完庭下起了雨,刘某因为紧张把储物柜的凭条弄丢了导致储物柜里寄存的东西无法取出,闫文丽得知后顾不上吃饭,连忙找到钥匙并冒着雨从办公楼跑到安检室,帮刘某打开储物柜取出东西后送刘某离开。闫文丽的言行举止,将刘某忐忑的心情一扫而空,刘某的心情总算是平复下来。
审理一起民事案件,需要立案、送达传票、开庭、判决、送达判决书等等多个环节,为了能够尽量高效快速的解决当事人的纠纷,鄌郚法庭审判团队对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多管齐下,不断压缩案件审理的时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一体化办案平台,对当事人进行电子送达传票等法律文书,并且,对于有特殊情况无法到庭的当事人,经申请后可以实现网络开庭,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各个环节的案件处理效率,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
因闫文丽办案和蔼、耐心、公正、亲民,让刘某心中十分感激:“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老百姓很远,当农民只管埋头苦干就是,亲身经历了一场官司,受到闫法官的感染,我开始变得信法、学法、靠法。我现在从书店买了民法典的书,抽空就看看。我总觉得我赶上了一个法治的好时代,遇到了一个好法官!”
一件民事案件对于一个审判团队而言可能仅仅是万分之一,但对于当事人本人而言就是百分之百,因此,鄌郚法庭审判团队将继续坚持将每一件案件作为自身百分之一百的事,急当事人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充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地解决每一位当事人的法律纠纷,锻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政法铁军。
“当事人对我们法庭、对我们审判团队的工作这么认可,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其实我们所做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派出法庭审理的案件大多涉及家庭成员之间、乡里乡亲之间的矛盾,我们工作中耐心细致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给当事人充分表达的权利,能够拉近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当事人信任理解我们的工作,从而为调解、裁判案件打下基础,让胜诉方胜的理直气壮,让败诉方败的明明白白。我们就是秉承着这样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的。当事人却给了我们这么大的肯定,这既是对我们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激励。”闫文丽表示。
锦旗不仅是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法官进一步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的鞭策。县人民法院鄌郚法庭将继续坚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一切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