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尽职守唯公平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25日 | ||
恪尽职守唯公平 —记昌乐法院阿陀法庭庭长钟德军 钟德军,男,汉族,1969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昌乐县人民法院阿陀法庭庭长。该同志自1993年毕业到昌乐法院,先后在唐吾法庭、红河法庭、城郊法庭、执行局、阿陀法庭工作,担任过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 该同志自2013年5月担任阿陀法庭庭长以来,带领全庭同志互助互进,团结拼搏,至今阿陀法庭全体工作人员无一违法违纪的人和事。现在,阿陀法庭呈现出爱岗敬业、齐心协力、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全庭同志干劲足、力度大,同时,为营丘镇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得到院党组领导的认可,受到辖区党委政府和当事人的肯定和赞扬。 一是带头表率,首当其冲。该同志自2009年至2010年共审结民商事案件576件,其中,调撤率达到78%。2011年,被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办案能手”,多次获得昌乐县“优秀政法干警”,法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办理的案件无上诉发回重审及适用法律不当被改判的案件发生,无涉诉信访案件发生,无违纪被投诉案件发生。 二是能调则调,当判就判,调判结合,力争案结事了。在办案过程中,该同志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办案原则。把“案结、事了、人和”作为每个案件的目标,把调解贯穿诉讼的全过程,延伸到诉前、诉后各个环节。庭审前,通过阅卷、与当事人沟通了解,对一些当事人同意调解或者案件事实较为清晰,争议不大的案件争取庭审程序开始前调解撤诉。对不能调撤的案件,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和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周密的庭审提纲,为开庭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庭时,坚持站在公正、中间立场,对情绪激动地当事人,耐心倾听说服。庭审过程中,认真听取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抗辩意见,注重无争议事实的归纳。无争议事实的归纳有助于缓解诉讼双方对抗情绪,为下一步的调解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准确全面地归纳出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据此适当指导当事人举证。在法庭调查结束时,适当进行庭审小结,让当事人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进行的调解工作创造条件。 三是坚持法官的中间、公正立场,维护法律的尊严。办案过程中,该同志始终坚持法官的中间、公正立场,对双方争执的事实是否存在、程序是否合法、以及各方当事人的利弊进行分析、说服、引导,由各方当事人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用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来说服当事人,使其相信他的情况并非想像的那样有利,从而让其被动地接受调解的条件,这样,一方当事人即使是在调解中做出了让步,仍能获得一个较为有利的满意结果。当然,每一起案件都有各自的特点,要想把每一起纠纷都及时化解,“就事论事”的方式,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当事人反复无常,致使案件不能一次调解成功,该同志作为主审法官,能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要知道促使当事人的思路、思想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使当事人意识到法律的尊严,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四是调解贯穿案件始终,法理清理共同使用。对于法官来讲,调解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准确把握当事人的情感、心理,才能把这门艺术得以公正、善良的使用。在调解案件时,该同志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在开展调解工作时,调解对象不局限于当事人,而是延伸到对当事人有影响、有说服力的亲戚、朋友,延伸到当事人所在派出所、司法所、调解委员会、村(居)委员会,积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并且充分依靠这些单位和有威望的人的力量,邀请他们参与调解工作,一起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审理案件要始终做到服务大局。多年的审判工作,该同志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追求完美、追求一流作为工作的原则,处理每一件案件都能够以社会、工作大局为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争取每一个案件做到 “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该同志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这就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工作中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大意。 |
||
|
||
【关闭】 | ||
|
||